“五一”假期热潮涌动 假日经济点燃消费市场新引擎

江苏南京“长江传奇”号游轮来回穿梭,五一宁夏“沙湖不夜城”灯火辉煌,假期假日经济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游人如织,热潮成都市某某机械售后客服中心北京鼓楼红墙前拍照留念的涌动游客络绎不绝……这个假期,“流动的点燃中国”活力满满,彰显繁荣发展的消费新引生机活力。
消费是市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五一”假期,五一随着文旅消费市场的假期假日经济持续恢复,各地景区再次迎来客流量高峰,热潮假期出行的涌动人潮涌动,激发消费市场的点燃成都市某某机械售后客服中心强劲动力。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消费新引“五一”假期5天,市场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五一同比增长7.6%,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今年“五一”假期,多地将音乐节、演唱会、特色民俗表演等元素与旅游跨界融合,一系列新潮玩法不断“解锁”,丰富着游客们的假日出游体验。
在福建泉州,闽南语音乐节在“五一”期间火热开唱,高甲戏、木偶剧团等泉州特色非遗项目展演助阵,现场还设置簪花体验、闽南语挑战等多个特色展点,让广大乐迷既能享受动感音乐,又能体验传统的闽南文化;在广州,沉浸式疍家水乡国潮集市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在观赏东涌镇特色“发斗”表演的同时,划龙舟、坐花船、听咸水歌等活动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沿岸水乡风情。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是‘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的特点之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消费需求变迁、科技进步和业态创新,这三个要素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逻辑基础。要以旅游消费激活公共文化资源存量,再以文化创造、科技创新和产业投资为旅游业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各地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内容、产品、服务和沉浸式的场景。
赶一场国风市集,换上汉服穿越时空,来一场和传统文化的邂逅;去一次野外露营,约上三五好友围炉煮茶,闲聊品茗;体验一把城市骑行、飞盘、陆地冲浪,变身“运动达人”……今年“五一”期间,各种新业态、新玩法受到消费者追捧,文旅市场在周边消费场景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飞猪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境内游人均预定量同比去年增长12%,其中用车、酒店、线路游等服务人均预订量增幅明显,人均消费金额同比去年增长19%,“露营游”“味蕾游”等新兴旅游方式成为人们的热门选择。
除了新潮玩法,“夜游经济”也成为今年“五一”消费的新增长点。在广西桂林,八里街夜市、正阳步行街、临桂夜市等“网红宵夜街”人潮涌动,“印象刘三姐”“壮美漓歌”等景区夜间演艺项目、夜间展览轮番上演,吸引游客夜间游览;在山东临沂,“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夜游涑河活动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穿插激光水幕、装置艺术、科技化秀场等水上表演,让游客体验东夷文化和琅琊文化的传统韵味……
夜间“烟火气”升腾,新潮玩法层出不穷,展现出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在夜间时段的消费环比增长127%,夜间玩乐订单同比增长60%,“夜游经济”的新消费场景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在当下,夜游已经成为了许多游客出门旅游的必备选项,‘夜游经济’正在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赛道’。”业内人士指出,“夜游经济”作为一种新型文旅业态,正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发力点。要推进文旅融合、挖掘消费潜能,由以往单一业态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产业多元化、场景融合式等新模式转变,让“夜游经济”成为假日消费的新亮点。(王檬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文章
-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8月30日电,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1.15%,本周累跌0.19%,8月累涨1.58%;标普500指数跌0.64%,本周累跌0.1%,8月累涨1.91%;道指跌0.2%2025-09-01
- 财政部公告,财政部计划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600亿元,不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2025-09-01
- 据总台记者消息,当地时间13日晚间,比利时布鲁塞尔西北部拉肯区发生一起持刀伤人事件,致一名男子死亡。 目前尚不清楚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警方正在对此展开调查。总台记者 刘婵娟)2025-09-01
- ▎人民酱说:只有孩子提高对自己的觉察和理解,他们才有可能更从容地把人生抓在自己的手里。全文2484字丨阅读共需3分钟编辑丨人民酱作 者 | 帆 书 · 繁星 来 源 : 帆书樊登讲书ID:read2025-09-01
- 扫码咨询2025年新航道秋季班August 27, 20253分钟学会一个雅思7分句系列 | | 栏目推送说明3分钟学会一个雅思7分句/段系列,每次教你学会一个7分句/段。雅思7分作文,就是日2025-09-01
-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部门9月13日公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逐步为辖区内的已确诊慢阻肺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免费提供追踪查访、2025-09-01
最新评论